理解跨系统之间金额的业务调用的资金平衡结算程序和过程

    对于跨系统调用,它和同一个系统调用多个数据库不同,在两个系统调用之间,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导致会发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存在。本文从系统之间调用出发,并结合类金融系统的资金实现样例,来解析这种业务的实现过程。

    我们现在有两个系统,A系统为金额系统,负责金额数据的存放和结算,当进行充值和消费时,将对金额的数据发生变化;B系统为业务系统,负责处理消费业务的实现,但当进行实现时,需要发送消费数据信息到A系统进行金额数据的存储,待存储完成之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业务流程。

    可以由下面的一个流程来理解两个系统之间的交互:

  1. B系统发起消费业务,负责业务实现前的验证
  2. 验证成功,B系统向A系统申请付款信息
  3. A系统验证确定可以付款,产生付款信息,并进行金额结算
  4. A系统返回应答信息,B系统继续进行业务操作,完成消费业务实现

    在以上的四个操作中,任何一步都可能发生错误,而且在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中,还存在着网络方面的问题。当网络中断时,整个交互过程也不能完成。

   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这并不是一个事务内的事情,A系统和B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,在网络上独立,且系统与系统间数据库是不会互相开放的,所以想在一个事务内考虑问题,是不能成功的。只从从系统外,即如何保证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平衡。

    对于这种情况,只能通过流水号对账,双金额的收支平衡来解决此问题。即在A系统中设定一个预付金额和确认金额,B系统设定业务流水号,AB系统定时通过流水号进行帐务结算。对错误的业务信息,进行冲帐,正确的业务信息进行确认。

    简单介绍下实现,在B系统中有一个业务流水号,记录着每一笔交易信息;A系统中有两个金额,一个是预付金额,一个是确认金额,预付金额用于在B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前,记录业务交易的金额数据,确认金额用于在B系统业务处理后,记录业务交易的确认数据。一般情况下,预付金额与确认金额一致。此外,A系统同时记录B系统的业务流水号,以便于定时进行业务对帐。
    业务对帐,表现确认两边的数据是否一致,同时对未写入的确认金额进行确认或取消。当业务一致时,确认金额表现为交易金额数据,当业务不一致时,预付金额表现为需要冲正的金额数据,将在进行对帐时进行处理。
    详细数据结构如下:
A系统:

bId (B系统业务流水号)
preMoney(预处理金额)
confirmMoney(确认金额)

B系统:

bId(B系统业务流水号)
aId(金额处理流水号,可选)

继续阅读“理解跨系统之间金额的业务调用的资金平衡结算程序和过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