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安装了一个fedora14,所以想把oracle给装上去,网上看了很多例子,再结合自己安装的实际操作,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,给其它想安装的人一个详细的过程。本安装过程以fedora14,oracle10g为准。所以,如果不是这个版本的话有些地方可能有差异。
0 修改系统标识
Oracle 10g并不支持在非服务器版本中安装oracle(在进行安装检查时会报错),所以,可以通过修改相应的数据库标识来使得oracle安装检查通过。修改/etc/redhat-release文件 ,将原来的信息删除,添加以下信息即可(安装完后,再修改回来也可)
redhat 4
1 检查相应的包有没有下载完毕(以root用户进行)
主要有gcc make binutils openmotif 以及compat系列(compat-libstdc++等)
如果没有,则需要通过yum或者rpm去下载
2 创建oracle用户,并创建相应的组别,将oracle用户加入到这个组别中去(以root用户进行)
/usr/sbin/groupadd oinstall #这个是添加一个oinstall的组 /usr/sbin/groupadd dba #这个是添加一个dba的组 /usr/sbin/useradd -m -g oinstall -G dba oracle #这个是添加一个名叫oracle的用户,并且相应的组别是oinstall和dba(即主组别为oinstall,且也拥有dba的组。 passwd oracle #给oracle用户设置密码
3 查看相应的系统要求都OK不(以root用户操作)
主要是关于内核相关的信息,需要满足以下要求:
kernel.shmall = 2097152#可以使用的共享内存的总量。 kernel.shmmax = 2147483648#最大共享内存段大小。 kernel.shmmni = 4096#整个系统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目。 kernel.sem = 250 32000 100 128 # 每个信号对象集的最大信号对象数;系统范围内最大信号对象数;每个信号对象支持的最大操作数;系统范围内最大信号对象集数。 fs.file-max = 65536#系统中所允许的文件句柄最大数目。 net.ipv4.ip_local_port_range = 1024 65000#应用程序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。 net.core.rmem_default = 1048576 # 套接字接收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.core.rmem_max = 1048576 # 套接字接收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net.core.wmem_default = 262144 # 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.core.wmem_max = 262144 # 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
可以使用 sysctl -a | grep shm 这样的命令来查看系统的设置,如果比以上的设置小,则需要进行调整,调整的方式就是手动修改/etc/sysctl.conf文件,在最后添加相应的参数即可。如在Fedora 14上就需要修改以下信息:
# 以下为安装oracle时修改 #每个信号对象集的最大信号对象数;系统范围内最大信号对象数;每个信号对象支持的最大操作数;系统范围内最大信号对象集数。 kernel.sem = 250 32000 100 128 #最大共享内存段大小。 kernel.shmmax = 2147483648 #应用程序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。 net.ipv4.ip_local_port_range = 1024 65000 #套接字接收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.core.rmem_default = 1048576 #套接字接收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net.core.rmem_max = 1048576 # 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 net.core.wmem_default = 262144 #套接字发送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 net.core.wmem_max = 262144
设置完之后,再运行使用sysctl -p来使相应的设置生效,即可。
4 开始创建安装oracle的目录(以root用户操作)
make -p /oracle/10g #创建一个/oracle/10g的目录,这个目录就是我们安装oracle的地方,即环境变量 ORACLE_BASE指的地方 chown -R oracle:oinstall /oracle #将/oracle这个目录的拥有者修改为oracle,即使得oracle用户可以修改这个目录及子目录的任何东西 chmod -R 775 /oracle 修改/oracle目录的权限为775,即使得拥有者,群组都可以进行任何操作,其他组的仅可以读取和执行
5 设置环境变量(以oracle用户进行操作)
export ORACLE_BASE=/oracle/10g #设置ORACLE_BASE export ORACLE_HOME=$ORACLE_BASE/oracle10g #设置ORACLE_HOME,一会安装的时候oracle就安装在这个目录下 export ORACLE_SID=orcl #oracle安装的sid export PATH=$PATH:$ORACLE_HOME/bin #追加其他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=$ORACLE_HOME/lib #追加oracle的加载目录
6 开始安装(以oracle用户进行)
将下载下来的oracle zip文件 解压,如我的zip放在/oracle,解压出来之后就放在/oracle/database目录
cd /oracle/database ./runInstaller.sh -jreLoc jdk中jre的目录 #这里指定了jre,即使用我们自己的jre,而不是oracle自带的jre进行安装,因为使用自带的jre安装时可能会出现中文乱码,当然在英文环境下,没有此要求。
这样就进入了图形安装界面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填写oracle安装目录时,需要填写成刚才环境变量一致的位置,即$ORACLE_HOME所指定的位置
7 修改相关配置(oracle用户进行)
7.1 安装完成之后,修改listner.ora,修改为静态注册加载,即添加我们的数据库配置。
listner.ora文件 在 $ORACLE_HOME/netword/admin目录下
追加了我们静态的oracle配置
SID_LIST_LISTENER = (SID_LIST = (SID_DESC = (SID_NAME = PLSExtProc) (ORACLE_HOME = /oracle/10g/oracle10g) (PROGRAM = extproc) ) <SPAN style="COLOR: #ff0000"> (SID_DESC = (SID_NAME = orcl) (ORACLE_HOME = /oracle/10g/oracle10g) (GLOBAL_DBNAME = orcl) )</SPAN> #这是新加的部分 ) LISTENER = (DESCRIPTION_LIST = (DESCRIPTION = (ADDRESS = (PROTOCOL = IPC)(KEY = EXTPROC1)) (ADDRESS = (PROTOCOL = TCP)(HOST = 127.0.0.1)(PORT = 1521)) ) )
7.2 修改之后,重新启动之后会发现使用dbstart命令会报错,原因是在相应的dbstart中有一个配置listner的地方出错,修改之。
#大概在75行左右,即最开始设置ORACLE_HOME_LISTENER的地方,修改为 ORACLE_HOME_LISTNER=/oracle/10g/oracle10g #即$ORACLE_HOME位置
7.3 修改之后,调用dbstart会发现没有任何反应,这是因为在相应的/etc/oratab中,并没有设置相应的数据库为自动启动(即调用dbstart之后自动启用),修改之
orcl:/oracle/10g/oracle10g:Y #原来是N修改为Y即可
这样即可正确的启动oracle数据库了。
参考文章:
http://www.oracle.com/technology/global/cn/pub/articles/smiley_10gdb_install.html 官方安装手册
http://blog.csdn.net/rebsto/archive/2010/10/13/5939280.aspx csdn在centos 5.5上命令行安装oracle
转载请标明出处:i flym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iflym.com/index.php/linux-develop/install-oracle10g-on-fedora14-or-centos5-5.html